隨著工作重心全面轉入后續扶持階段,易地扶貧變遷進入到了關健階段。近期,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金融單位等持續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的支持力度,通過金融、產業等政策加快推進扶貧工作取得更大效果。
26日,四川涼山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開始分房。在這個四川最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里,有超過1.8萬名群眾將迎來新居。而截至3月底,四川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建成住房37.25萬套,搬遷132.55萬人,到6月底前將全面完成建房任務。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最后解決脫貧工作“硬骨頭”的重要內容。目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全面轉入后續扶持階段,也代表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入到了關鍵期,實施的效果將直接關系到扶貧攻堅工作的最終效果。為此,政策層面不斷加大力度,推進工作更好更快落實。
對于工作推進過程中關鍵的資金問題,各級政府和金融單位不斷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近日,國家發改委協調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印發了信貸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通知,發揮政策性金融扶貧的作用,開展信貸支持專項行動。
按照計劃,未來將實現對搬遷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集中安置區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貸款投放全覆蓋,力爭實現對搬遷貧困人口超過800人的集中安置區貸款投放覆蓋比例不低于50%。對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22個省全部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貸款投放,并明確了貸款投放的任務目標。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在落實產業扶持措施、加強有組織勞務輸轉、開辟公益崗位、有效增加收入等方面不斷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政策的力度,力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搬遷貧困戶至少1人實現穩定就業。
甘肅省近日出臺措施,進一步推動扶貧車間、合作社等生產經營性主體復工復產,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同時,在全省繼續開發3萬個鄉村公益性崗位,對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按每100名搬遷群眾1個公益崗位的比例予以傾斜安排。截至目前,四川實現易地扶貧搬遷非農輸轉就業12萬人左右,輸轉就業比率達到56%。
山西省也出臺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包括推動安置區配套產業園區建設和項目落地、推動扶貧車間投產達效,、預留安置區場地扶持創業、加大生態扶貧力度促進搬遷群眾增收等。
對此,眾多專家表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而做好后續扶持工作又是全面做好易地搬遷工作的關鍵。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最終效果如何,更大程度要看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要持續在金融和產業扶持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項目、加大技能培訓等,實現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貧困群體的穩定就業,穩定增收。
據了解,未來政策重點將繼續聚焦重點區域,突出支持搬遷安置區產業發展,加大力度支持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確保2020年底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記者 李志勇)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